供应商食品安全承诺书最新9篇
《国风卫风氓》作品别名《氓》、《卫风氓》,创作年代周代,作品出处《诗经》,文学体裁四言诗,作者无名氏。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供应商食品安全承诺书最新9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氓原文及翻译 篇1
2.一次教育局领导视察课间操,结束后,本应由体育老师宣布“解散”,但一时情急,忘词了,憋了半天,大喊:“撤退!”
3.一体育系学生上实习课时,很多老师听课,他太紧张,最后要解散队伍时,一时脑子空白,硬憋了句:“全体注意,立正!闪!”
4.一群同学去郊区同学家玩。我们买了几个西瓜放在厨房。叫一个同学去拿刀切,好久不见回来,正疑惑间,他手里捧着个切开的瓜来了,惊慌地说:我把南瓜给切了。大家狂笑,但两秒钟后,大家更是笑翻,原来他手里捧着个冬瓜!
5.有天我与一同事开车,在路上车胎没气了,问哪里有充气的,同事说:“街上到处都是打胎的啊!”
6.一次去麦当劳买甜筒,终于轮到了,我迫不及待地说:“给我两个滚筒!”没想到那服务员对我大声地说:“两个滚筒,四块钱!”
7.俺碰到一个心仪已久的女孩从澡堂里出来,想套近乎,憋了半天憋出一句:“你洗澡啊,里面男的多不多啊?”
8.有一次我大叔见我小姑在搽大宝,突然大叫一声:“你皮肤这么好,还用护舒宝啊?”
9.刚买了房子,兴奋中给一哥们打电话:“我买房啦,不过就一毛房(忘说“坯”字了),还得装修。”哥们说:“就只有一厕所吗?那你住哪里啊?”
10.某君考驾驶证那天,特别紧张。考官为难他,叫他在路边一个有消防栓的地方停车。此君特紧张地说:“报告消防栓,路边有一个考官,不允许停车!”
11.公司养一狗叫小白。某天大家逗狗,同事甲拿着一饼干对狗说道:“小白,整个办公室只有你喂我哦。”三秒钟后,整个办公室爆笑。
12.小时候放电视连续剧《神探亨特》和《流氓大亨》,院儿里一个老奶奶说:“今天晚上演《大流氓亨特》。”
13.一不熟的同事和我聊天,聊的内容无聊至极,净讲他和他女朋友怎么怎么啦,我无言以对,待他讲了半天之后,看着我,意思可能是,他说这么多,我总该表表态吧,一瞬间,实在不知说什么,脱口竟然问了一句:“你女朋友是女的吧 ”
14.初中时老师讲古巴比伦文明的时候,讲到苏美尔人,历史老师一激动讲成“还有两河流域的舒而美人”,当场笑晕一大半。
15.一起买锅盔吃,某男的上前:老板,来两个钢盔!(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
16.以前考试老师发卷子,后边的女生多拿了一张,高呼:“老师,我有了,我有了。”结果坐他旁边的男生说道“是我的,是我的。”全班爆汗……
17.两年前在厂里干,一天我跟我师傅(其实就比我大1岁)去分厂办事,材料员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姓董。办完事,我师傅十分有礼貌,想说:董姐,走了啊。结果说出来成了“懂了啊。”
18.还有一次,我去买早餐,排队时发现平时不苟言笑的老板也在排队,于是非常紧张,打过招呼后,鼓起勇气对厨师说:“师傅麻烦来一杯包子,两个奶子!”
……呜……两年来第一次听老板笑那么大声……郁闷!
19.朋友小孩半岁了,打电话去关心,寒暄了两句后,来了一句:“你的小孩现在是吃人奶还是你的奶?”
20.有一天傍晚,碰到个熟人,开口就说:“早啊!”
21.晚上,一室友进屋大声宣布:“今天我看午夜版的美国凶铃了!”
22.那天去买西瓜,听见有人在问卖瓜的:你的西瓜有皮吗?
23.一农民在场院里晒麦子,几只鸡来啄食,农民扫,鸡挠,再扫再挠,忍无可忍,大骂:“你们这些坏东西,我挠挠,你扫扫,我挠挠,你扫扫。”
24.一天去逛街,尿急,发现前方一网吧,冲进门去对着网管大喊:“你们这个茅房的厕所在哪?”
25.在食堂买饭,看到了心仪已久的豆腐皮,一激动和服务员说,来一份土豆皮,把周围人都惊呆了。
26.由于一次出差机会,要去某地的中国银行维修设备,从宾馆出来坐上出租车后对女司机说:“去中国银行,顺便找一家五金店买把刀!”汗!当时我的意思是买把螺丝刀,我没注意到我说错了,这时那个女司机一直看着我非常委屈地说:“大哥我要下班了,你重新打辆车吧。”当时我就非常生气,恶狠狠地说:“你要下班了在宾馆泊什么车呀!?”女司机看了看我快要崩溃地说:“大哥那买完刀我不要车钱了你再找辆吧。”晕!这才知道我说错了,赶紧解释了半天,现在想一想都感觉对不住人家女司机。
27.政治老师有一次讲课的时候说:“下面我举个比方,”然后觉得不对,又说:“打个例子。”
28.初中的时候,老师叫翻译Who is this man
氓原文及翻译范文 篇2
随着国内电影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产电影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充满惊喜,但是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与片名的好坏是分不开的。由于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片名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价值。所以如何翻译好片名是当前电影业和翻译界需要关注的焦点。
一、国产电影片名翻译的现状
目前国内对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浩如烟海,但大多数都是研究国外影片片名的汉译,而关于国产电影片名的英译却为数不多。如今国内电影出口正值上升期,呈井喷态势,因此片名翻译的研究更加紧迫。笔者对国产电影越来越有信心,但是反观片名和字幕的翻译质量,着实令人堪忧,国人看着都云里雾里,国产电影又如何从国外观众中得到好的口碑呢? 国人平时看国产电影,因为是自己的母语,一般不会在意电影的片名或字幕的翻译,而当我们把其当作研究对象时,就会发现许多问题。
(一)滥用直译。国内许多电影片名的英译主要采用直译、意译的方法,而一些电影的翻译根本不考虑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只是一味地硬译,死译,让国人啼笑皆非,让外国观众摸不着头脑,不利于国产电影在海外的发展,使其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大打折扣。比如冯小刚导演的《老炮儿》,翻译为Mr. Six, 白鹿原翻译成White Deer Plain,《大话西游》翻译为A Journey to the West,《色戒》翻译为Lust, Caution,《驴得水》翻译成Mr.Donkey等等,这些电影在拍摄手法以及内容上可以算是国产电影中的佼佼者,但是这些片名的翻译却不尽如人意,有些只是简单直译、过于直白,虽然根据中文片名似乎找到了英文的对应词,但与内容本身却没什么关联,根本无法真正诠释影片。
(二)缺乏美感。片名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吸引观众,如果片名过于朴素,没有美感,缺乏吸引力,那么就会影响其票房和观众的观影热情。好的片名既要有美感,又不能偏离主题,国产电影的英文译名通常直白生硬,既无美感又不能传达出影片的内涵。
二、关联理论下的片名翻译
(一)关联理论介绍。翻译是一种交际活动,而关联理论对翻译交际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两位学者1986年在著作《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来的,他们把关联定义为“假设P同一系列语境假设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当且仅当一个假设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某一语境效果时,这个假设在这个语境中才具有关联性(Sperber,Wilson,1991)。关联理论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最佳关联”原则,“最佳关联”原则就是以最小的努力获得足够的认知效果,使目的语读者通过最小的推理努力与源语文本获得最佳关联,更好地理解目的语,这是译者力争达到的目标,也是翻译研究的原则标准。“译者的责任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图(intention)与译文读者的企盼(expectation)相吻合”(林克难,1994)。
(二)关联理论与片名翻译。根据关联理论,在电影片名翻译中,译者首先要对影片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把握其主旨,体会导演的意图即导演想要传递给观众怎样的假设;其次,译者需要了解观众的认知环境,中文中的文化意向一般难以被外国人理解和接受,所以译者要考虑到思维方式、审美等各种中外文化差异,使得译文更加符合外国观众的口味,更加地道,从而使外国观众通过片名即可清楚地了解影片所要表现的内容。《白鹿原》一书讲述了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中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的恩怨纷争。根据该书改编的同名电影于2012年9月在国内上映,好评不断,票房达到1.3亿。可是当年电影海报上的片名英译White Deer Plain曾经一度引起争议。仅仅将原著中白鹿原的“原”变成了“平原”,会让外国观众误以为是介绍地理的。事实上,“白鹿原”不仅仅是个地名,还包含着白、鹿这两个家族的姓氏,两家族的纷纷扰扰,White Deer Plain显然未能表达这个含义,根据关联理论,翻译为Two Families’ Romance 也许更为合适,让外国观众更易于理解。再如最近比较受关注的京味儿十足的电影《老炮儿》,它的英文翻译是《Mr. Six》,对于国内观众来说,这个翻译很好理解,因为冯小刚在影片中饰演的角色名字是“六爷”,而外国观众就不明白了,故事是讲叫“六”的一个人吗?北京话“老炮儿”在北京话中原指提笼遛鸟、无所事事的老混混儿,在电影里是指上了年纪的老混混,也指曾经辉煌过的中老年人,至今仍然保持着自尊和技艺,受人尊重,是褒义词。而Mr. Six只是一个名字,并没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在里面,Mr. Six这个翻译没有传达出北京话“老炮儿”的含义。为此,《纽约时报》总结了一下,说Mr. Six是“曾经的狠角色”――former tough guy. 《西雅图时报》的标题则是:Mr. Six:Aging ex-gangster goes up against young brats――上了岁数的前混混对上小流氓。如此一解释,影片主题清晰明了,但是观众最初看到片名时是不了解这些的,所以译者要考虑到观众的文化标准与语言规范,文化背景,将原文语言文化纳入译文语言文化范畴,为译文读者扫清障碍。这里举几个笔者认为翻译得比较好的片名。《甜蜜蜜》译名为“Almost a love story”, 讲的是黎小军与李翘曲折的爱情故事,他们相爱但最终没有在一起,可以说几乎是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了。又如《十面埋伏》,在欧美市场上,译名为“House of Flying Daggers.”也就是影片中的“飞刀门”,是影片中重要的一环,具体,明快。韩国、日本女性观众居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影片在韩国的译名为“Lovers”更具有浪漫气息,而且影片确实讲述的是两个捕快和一个妓女的爱情故事,吸引更多年轻人前去观影。这些影片的翻译就顺应了最佳关联原?t,简单明快,便于目的语观众理解,适合观众的口味。
三、片名翻译策略
好的片名就是电影的招牌,它不仅应该具有对于电影内容的高度概括,对故事情节的高度浓缩和对电影主题的高度提炼等特点,而且能够吸引观众,达到强烈的广告效果。译者应该遵循关联理论的原则,在翻译过程中应利用明说和推理的方法使“译文读者产生充分的关联”,“让读者无需付出任何不必要的努力”即可成功完成与原文作者之间的交际。在这一原则下,译者应以寻求最佳关联作为翻译的指南。
(一)意译(包括删译,改译,增译,补译),也就是译者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影片内容,斟酌影片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力求准确地把握影片内容的表面和深层含义,对片名进行二次创作,比如《非诚勿扰》翻译为“If you are the one”, 意为如果你是我的真命天子(女),翻译得就比较到位。
(二)归化和奈达的动态对等,其实这两种翻译理论殊途同归,也就是翻译的过程中尽可能向目标语的习惯与表达靠拢,接近目标读者的习惯与爱好。
(三)另外,译者还要考虑到市场需求、消费者心理、营销策略等。
氓原文及翻译范文 篇3
“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中“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的“微”释为“没有”。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微”⑦如果不是,如果没有。《论语·宪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又〉非。《诗经·邶风·柏舟》:“~我无酒,以敖以游。”〈又〉无。萧统《文选序》:“积水曾~增冰之凛。”可见,“没有”和“假如没有”(或“如果没有”)当属不同义项,据文意此处应释为“假如没有”。正如教材所翻译的“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
《鸿门宴》中“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句的“翼蔽”释为“掩护。翼,像翅膀一样。”显然,翻译时忽略了名词作状语的“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直译能力,毕竟高考翻译占10分呢!莫如保留原教材的说法“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
“必修二”《荷塘月色》中“妖童媛女”句“媛”的注音yuán。此句出自南朝梁元帝的《采莲赋》。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yuán①[婵媛]见37页“婵”字②yuàn(院)。美女。《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也。”《辞源》、《古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也均明确:yuàn[媛女]美女。后两者更是直接举《采莲赋》中“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例为书证。可见,此处“媛”应注音为yuàn。
《氓》中“匪来贸丝”句“匪,通‘非’,不是。”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fěi①非,不是。《诗经·邶风·柏舟》:“我心~石,不可转也。”[匪人]不是自己亲近的人。《周易·比》:“比之~~,不亦伤乎?”实际上,“匪”当“非,不是”讲,就应读成第三声,成语“获益匪浅”“匪夷所思”可为佐证。“必修三”《蜀道难》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句的“匪”的解释与此同理。
《短歌行》中“契阔谈讌”句“契”的注音qi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契”有两个读音。(1)qì①用刀刻。②券,符券,契约。[契阔]1.离合。《诗经·邶风·击鼓》:“死生~~。”2.久别。曹操《短歌行》:“~~谈宴。”3.辛苦。《后汉书·傅毅传》::“~~夙夜,庶不懈忒。”(夙夜:早晚。庶:表示期望。忒:差错。)(2)xiè。人名,传说中商的始祖。《现代汉语词典》也只收qì和xiè两个读音。以上两本辞书是中学语文教师最常用的,加上以前版本标注的就是qì,所以许多教师就断定“契阔”之“契”当读qì。但《辞源》《辞海》《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皆据《广韵》注音qiè。由于长期而复杂的演变,有些语音未必是非此即彼的,此处的“契阔”能否两音并存呢?
“必修四”《苏武传》中“虽蒙斧钺汤镬”句译成“即使被杀”。注释的解释是“斧钺,古代军法用以杀人的斧子。斧钺、汤镬,这里泛指刑戮。”显然这里没有直译,莫如译成“即使遭受斧钺汤镬之类的酷刑”。
“必修五”中《逍遥游》“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句译成“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其实,上文“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句注释翻译为“乘着旋风环旋飞上几万里的高空。”并且解释到“九,表虚数,不是实指”。难道此九万里非彼九万里?
供应商食品安全承诺书 篇4
1、本人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受*职能部门的监管和社会**;
2、本人保证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所提交的材料的真实性,保证**经营,不出租、出借、转让《食品流通许可证》;
3、本人保证在进货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审验供应商的经营资格,仔细验明食品质量证明,确保购入食品质量合格;
4、本人保证严格执行进货记录**,真实、全面、如实记录购进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持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同时定期查阅进货记录,并对进货记录保存2年以上;
5、本人保证严格执行食品质量承诺和自检**,不出售不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同时逐步加强自身的自检能力和水平,对自检中发现的问题食品一律停止销售,并报辖区工商分局备案;
6、本人保证严格执行食品退市**,加强对所经营食品的管理,对自检中发现的和**公布的问题食品,采取下架退市、食品召回、明示补救措施等**;
7、本人保证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才能从事食品经营活动。
8、本人保证积极完善今后服务体系,妥善处理消费者投诉,接受消费者**,争取食品安全范店。
承诺人:
年 月 日
氓原文及翻译 篇5
通常说高中生学习语文有两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要让他们用文言写作岂不是怕上加怕,难上加难?但经过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对文言文应该有了一定的基础和积累,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运用文言写作,应该是可行的。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趣导入,以生为本
子曰:“知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者不如好知者。”可见,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虽说高中课本中选入的文言文兼顾了知识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但是在趣味性上有所欠缺。学生在学习时感到乏味、疲倦,没有新鲜感,体会不到文言文的简练传神、富于文采、含蓄蕴藉的特点。
针对这个情况,我给他们讲了一些有关文言文的趣事,一个是欧阳修的故事,即“当年欧阳修在翰林院任职时,一次与同院三个下属出游,见路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提议他们用最简洁的语言记叙一下这件事”。讲到这里,我让学生自己先试一下,其中一个学生的描述是“马快跑中踩死了一条狗”,被学生认为是最简洁的答案,但是缺少了地点状语,没有完整表述原意。
然后我拿出欧阳修的三个下属的说法,一个说:“有黄犬卧于道,马惊,奔逸而来,蹄而死之”;另一个说:“有黄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第三个人说:“有犬卧于通衢,卧犬遭之而毙”。看完之后,学生都认为第三个人的说法言简意赅。这时,我把欧阳修的说法展示出来,即“逸马杀犬于道”,看完这六个字后,全班一片哗然。
我还跟他们讲了新文化运动时期黄侃和胡适关于文言文与争论的趣闻,这些故事让学生明白了文言文相对于现代文的确很简练。为了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我还给学生介绍了大量形式各异的文言佳作,如古代大臣的上书、皇上的圣旨、曾国藩的家书、孙中山就职大总统的誓词、国共交战时前线将领所发的电报、一些楼堂馆所建成后的文言介绍,还有高考学生所写的文言满分作文,如《赤兔之死》《吊屈原赋》《珍珑》《绿色生活》等,让学生感知了文言文的典雅、凝练、微言大义等特点,也让他们明白文言文离自己并不遥远,它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文言故事的讲述和文言佳作的介绍,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对文言文的探知欲。
二、先仿后写,激发兴趣
文言写作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初次接触茫然无助,进而产生畏难情绪。对此我在写作中采用了“由推到改,再到仿”的做法,让初学者“带着镣铐跳舞”,使文言写作顺利开展,学生也学有所获。
首先,由译文来反推原文。即让学生在熟悉原文的基础上,再依照译文反推原文。这种做法如同英语中的英汉互译,它将以前古文今译这种单项、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成现在的古今互译这种双向、主动的W习方式,它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积累文言知识,探寻文言现象。
如《鸿门宴》这篇文章,有趣,故事性强,相对来说也比较浅显。我让学生先把文章读了两遍,然后给出译文,让学生根据译文还原成文言文。如文章倒数第二段“张良留谢”这一部分的译文是:“刘邦已经走了,(估计)抄小道(已经)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不能多喝酒,已经醉了,不能(前来)告辞。谨叫我献上白玉璧一对,敬献给大王;玉杯一对,敬献给大将军。’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鸿门),已经回到了军中。’项羽就接受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范增接受玉杯,丢在地上,拔出剑砍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学生还原为:“沛公已去,至军中。张良致歉,曰:‘沛公不胜杯酒,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在安?’良曰:‘闻大王有意责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于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经过反推得出的文章和课文进行比对,发现:“间至军中”,学生漏掉了“间”;“张良入谢”还原成“张良致歉”;“不胜杯杓”还原成“不胜杯酒”;“沛公安在”还原成“沛公在安”;“有意督过之”还原成“有意责之”;“置之坐上”“置之地”还原成“置之于坐上”和“置之于地”。
纵观这些学生还原的文章,其实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现代汉语中的词语不知用什么文言词语来代替,如“道歉“不知用“谢”代替,“从小路”不知用“间”代替,“责备”不知用“过”代替;第二,不明白现代文与文言文在句式上有较大的不同,文言文中省略句、倒装句等相对较多,如“沛公安在”“置之坐上”“置之地”等就包含了倒装句和省略句两种句式。把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解决了,也基本扫清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障碍。所以,由译文来反推原文,既是一个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也是顺利进行文言写作的关键。
其次,让学生改写。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优美的叙事诗,如《静女》《氓》《孔雀东南飞》等,这些叙事诗带有一定的文言色彩,把它们改写成文言文,有很多词语可以保留,只须替换少数词语。这种做法对于初学者来说,难度不大。如粤教版必修一《静女》这篇文章,有学生就改写为“古有一女,曰静女,貌姝,性雅多情。某日,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吾搔首踟蹰。静女忽至,贻我彤管。吾说之。”
这首诗歌改写很成功,一是把人物的出场换成文言文常用的说法,“古有一女,曰静女”;把原文的“静女其姝”“静女其娈”改用“貌姝,性雅多情”,符合文言文用法。二是用了文言文中常见的通假字,“说”通“悦”。学生之所以改写得如此得心应手,主要是保留了原文大部分词语,如“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贻我彤管”等。这种简单易操作的改写增强了学生写作文言文的自信心。
再次,让学生仿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仿写是学习文言写作较便捷和有效的方法。学生阅读的课外文言文,绝大部分都是格式规范的传记,偶尔有一些浅显的游记散文,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比较熟悉的文言文句式,通过对这些传记和游记的某些词语进行替换,把自己所熟悉的人或景模仿写出来。如一学生在阅读了《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一文后,为他的同桌写了一篇小传“××,××地人也,自幼习书画,好美食,性豪爽,善交际。十二岁入初中,怠于学习,迷于网游。其父虎狼之人也,责之甚切,教之甚严。其幡然醒悟,顿改前非,发愤苦读,始至××。与吾同坐一桌,相识多日,渐成好友,真乃人生之缘也。”
另外,我给学生介绍了民国时期广东番禺一小学生卢焯坡写的《春郊游记》,“某月某日,校中放假。课余在家,殊无聊赖。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见有茅亭,乃入座。未几,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也要求他们根据自己旅游的经历,写一篇游记。
一学生写道:“乙末年八月,余与亲友一行五人至云南游。首站游石林,见怪石嵯峨,直插云霄,嗟叹造物之神奇。次游大理古城,该城依苍山,傍洱海,真乃风花雪月之地。又游丽江,城中楼阁鳞次栉比,商户林立,游人如织,繁盛异常。稍作休整,明日又登玉龙雪山,此山高达千余米,山顶空气稀薄,云雾缭绕,犹如仙境。云南之游,不虚此行也。”这些仿写作品虽然稚嫩,但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作文言文的热情。
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从做中学”的教育理论,认为人们应当从做事里面求学问,学生应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和发展自己,我们应该给予一切操纵、建造、积极的行动和制作的冲动运用和满足的机会。而文言写作教学正具备了这种功能。学生在文言写作的过程中,既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也是对新知识的探索,当学生已经学会运用文言虚词、实词或句式写作时,自然就扫除了文言文阅读的障碍,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了文言字词和文言语法现象。但是对高中生来说,如果不再o他们参照物,去创作一篇文言文,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这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首先让学生学会改写自己的日记、周记、作文等。这里的改写和前面的改写叙事诗是不同的。改写叙事诗可以保留文中的部分文言文词语,相对来说,写起来,难度不大。但是改写自己的作品,没有任何可以借用的文言词汇,要自己组织句式,调动积累的文言知识,难度要大很多。
如一学生把国庆放假之前,班上同学报怨作业多的情形写进周记,后来她又改写成了文言文。“国庆将至,吾辈皆欣然迎之,又恐作业繁多,心甚惴惴。及英语课,课代表小明与每人卷三张,曰:‘此皆为汝等假期之作业。’此言一出,怨声四起,恨作业之多。小明高声曰:‘汝等可知期末将至?’满座默然,小明又曰:‘汝等何怨作业之多?方才吾训话之际,已有人做完翻译七题。’众人哗然,纷纷动笔。念吾卷仍笔墨未沾。”
这种写法虽然难,且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不是很高,但毕竟是脱离了文言文的语境,也是一种独立的文言写作,对学生文言写作能力的提升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最后让学生学会自由写。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词汇和句式,也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写作技巧,学生运用文言写作不再是纸上谈兵,很多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周记、作文直接运用文言写作。
如一学生写的《宿舍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晚修归舍,同学已睡,而吾犹无睡意,辗转于床,唯背诗以求心静,如此睡意渐至,忽闻一声响彻吾舍,余醒。遂寻其源,盖一同学打鼾也,其声起落有序,如电锯伐木,如马达轰鸣,如小溪潺潺,如铁骑突出,何其躁也!忽又闻其朗声曰:‘甚好,甚好,此乃人间美味也!’何其怪哉!审谛,其梦中呓语也!吾哑然失笑,此人必一吃货也。延至三更,吾方入睡。”
通过写来促读,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今后进一步学好文言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氓原文及翻译 篇6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 笔记 诵读 文学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238-02
一、背景
1.学生基础薄弱
笔者所工作的学校是广东四线城市的二等学校,学生的中考平均分数约为420分(满分为1000多分),我校的录取分数(2016年)仅为390分,学生成绩较差,文言文基础极其薄弱。
2.高中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区别
相比于初中,高中文言文无论从文言文教学篇目和篇幅,还是从实虚词等文言基础理论知识的量,都要多得多,而且粤教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在高一一开学就要面对一下子提高了很多难度系数的文言文,加之学生如初中般光背注解、不求甚解的文言文学习方法,不适合高中文言文学习。
3.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误区
3.1过分强调文言文实虚词等知识要点
在日常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注重文言文实虚词和句式的积累,而忽视了文言文固有的文学性和现代性。学生陷入了文言文学习的泥淖中,久而久之,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就会丧失,继而文言文的教学就形同虚设,最终想通过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就无法达到。
3.2笔记杂乱无章
综观笔者所在学校的文言文教学,学生多在课本上做笔记。由于文言文注解多,内容丰富,所以学生的课本总是密密麻麻写满所谓的“笔记”,最终不知所记为何,更有甚者所记不在一处,最终是处处笔记而无一可记。
二、方法与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个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如果不足,望不吝指教。
1.规范笔记,诵读课文
1.1文言文要做笔记和抄录的内容多,课本有限的空间难以容纳,就需要学生把文言文抄写于笔记本上,而且要规范格式。在抄写原文时,每写满一行空四行,再接着抄写。空的第一行和第二行用于给原文注解,注解时要在原文的右上角注明序号,然后在注解行内进行注解;第三和第四行用于翻译。原文、注解和翻译最好用不同颜色的笔来书写。此外,这种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特别是对于高考要求背默的篇目,更能达到正字形的效果。
1.2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对于将于讲授的文言文篇目,教师应给予学生(特别是高一新生)充足的熟读背诵时间,并定时检查。通过诵读,学生就能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文言文语感,这不仅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更能为以后的文言文断句打下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当学生学习的文言文篇目增多时,在熟读甚至背诵的前提下,学生就能做到举一反三,用已学知识去解决所遇问题,从而在文言文学习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那么文言文教学定会事半功倍。
笔者今年执教高二语文,相对应的是粤教版的语文必修五和选修二(《唐宋散文选读》)[1],在熟读甚至背诵的前提下,学生就能融会贯通。在教学周第16周,当我讲授苏轼的《方山子传》“问余所以至此者”时,我故意设问“有同学记得此话中的“所以”在何处出现过”时,超过半数的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在《鸿门宴》中有“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当我讲授《游褒禅山记》中的“则或咎其欲出者”时,也有学生问及必修一的《氓》中的“体无咎言”,同一个“咎”,出自不同的课文,时间跨度又长,只因学生曾经诵读过《氓》,所以他能提出来。
以上所述虽细微,如果学生能更多地在文言文阅读寻找到曾经的熟悉感,那么他的文言文水平一定在提高。由此可见背默对学生、对文言文教学而言,是何其重要,可谓功夫不负有心人。
2.激发预习热情,鼓励优秀个体
2.1对于文言文,高中生的潜意识就是繁难烦。而最直接的问题就是不知从何处入手。这时候教师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预习激情,在讲授一篇课文之前,教师应该就该课文给予学生相应的预习重难点,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预习文言文。首先,每个学生都应该准备文言文查阅的工具书,笔者就此提出自己的建议:《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第五版,《文言文一本通》等。其次,预习时,第一遍要结合课文和资料书的注解理解课文大意,第二遍就要给老师提出的预习重难点注解,无法解决的要做好勾画记录。如果是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可让他们先看几遍翻译,对课文大意把握住后再按常规流程预习。最后,让学生自己找出课文重难点,然后汇总印发给学生预习。
2.2对于在预习中表现较好的学生(特别是在学期初),教师一定要善于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鼓励。例如:在笔者本续期讲授的第一篇文言文《鸿门宴》时,我表扬了以下几种情况的学生。
(1)字迹特别工整。
(2)注解特别详尽的。
(3)除了老师给出的预习重难点外,能找出其他重难点的。
(4)对课文的部分内容有独立思考的。
这次表扬,让许多学生体味到从文言文中获得的成就感,在我的鼓励下,他们在一定程度下改变过去对文言文学习的看法,能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激情于此,毕竟,学生自主学习才是我们努力的目的。
3.文学性带动文言要点,文言要点丰富文学性
氓原文及翻译 篇7
【关键词】 左翼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译介;历史贡献
1929年6月25日,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领导下,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文委)成立。这标志着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左翼文化运动正式开始。左翼文化运动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化团体和文化人士掀起了新的马克思主义译介热潮。
一、左翼文化运动加强了党对马克思主义译介工作的领导
左翼文化运动之前,马克思主义翻译者多以个人研究的形式从事译介工作,缺乏相应的组织和政治保障。1930年3月2日,中共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文化团体――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此后,左翼文化团体纷纷建立,它们接受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内部设立党团机构,使党的组织行为发展到了各文化领域,而马克思主义译介工作拥有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左联成立后即设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号召左翼学者以认真、严肃的态度翻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并且组织翻译人员进行马克思主义译介工作的讨论研究。1930年5月,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成立。作为负责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的文化团体,社联在中共领导下成立编辑出版委会,并组织吴亮平、李一氓、艾思奇等人翻译出版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著作。社联还创办了《研究》、《新思潮》等刊物,使马克思主义译者得到了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此外,社联还以大中学校为依托组织了书报评论、学术讲坛等活动,介绍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译作、交流马克思主义翻译方法。[1]
1929年,中共在国统区的出版机构遭到大肆破坏。面对的文化压制,左翼文化工作者在中共领导下建立了一批发行进步刊物的出版机构,知华兴书局、江南书店、生活书店、新知书店等,这些机构委托或直接组织译者从事马克思主义的翻译工作。左翼文化团体和进步出版机构在党的领导下对马克思主义译介工作进行了相对系统、规范地组织和管理,保障了马克思主义译介工作持续、正规地发展。
二、左翼文化运动掀起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高潮
左翼文化运动以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主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而这也是左翼文化运动最杰出的历史功绩。运动期间诞生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各类译作,但作为一场影响重大的文化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译介的贡献则是最直接、最显著的。
左翼文化运动开展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的重要时期,左联成立之初即规定了宣传和确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运动纲领。[2]1930年,左联机关刊物《萌芽月刊》相继刊登了左联领导人冯雪峰翻译的《艺术形成之社会的前提条件》、《马克思论出版自由与检阅》等文章。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也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译介工作。他不仅亲自翻译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等原著,而且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翻译方法、推动相关译作出版。1931年初,左翼文化运动重要领导人瞿秋白也投入到马克思主义文艺著作的翻译工作中。他运用自身的俄文优势,参照苏联已有的材料编译了《马克思恩格斯和文学上的现实主义》、《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等文章。1936年,瞿秋白和鲁迅的部分译作被编成《海上述集》出版,成为当时中国最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论文集。
此外,冯乃超、张仲实、郭沫若、林柏修、苏汉、等左翼文化人士也翻译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文艺著作,包括《艺术与革命》、《普利汉诺夫论》、《新艺术论》等。[3]其中,冯雪峰、郭沫若、冯乃超等不仅是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也是当时杰出的文学家。左翼文化运动之前,学者主要翻译的是苏联、日本等国学者论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文献资料。左翼文化运动开展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原著的译介逐渐得到重视。从单纯翻译作品到强调翻译中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从学术化到相对通俗化的翻译,这些反映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翻译水平的整体进步,也说明左翼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文论译介工作跨越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左翼文化运动提高了马克思主义译作的数量和质量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国内出版和流通的马克思主义译作达到了六十余本。[4]左翼文化运动期间,在中共的领导和号召下,越来越多的左翼学者加入马克思主义翻译队伍,催生了一大批的马克思主义精品译作,这些译作中有的是对原著的首次翻译,有的则是国内出现的首个全译本。除了这些创新之外,众多译者还对之前翻译过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做了更深入地研究。
1929年,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翻译的、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专门性著作――《家族、私有财产及国家之起源》由新生命书局出版。作为国内首个全译本,杨贤江这一译作列入了“社会科学名著译丛”。1930年11月,吴亮平翻译完成近30万字《反杜林论》。《反社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总结性的巨著,也是一部专业的哲学著作。该书由江南书店出版,成为了中国首个《反杜林论》全译本,并于1931年和1939年间进行多次翻印和再版,引来了广泛的影响和关注。在其哲学著作《矛盾论》中就曾引用这本书第一编第十二节《辩证法。量与质》的原文。1938年,郭大力、王亚南合译的、国内首个《资本论》全译本问世。这部译作翻译了《资本论》各卷、马克思和恩格斯25封相关通信以及3篇论文。上述作品均是马克思最重要的著作在中国的首部全译本,不仅开创历史之先河,而且代表了当时中国最高的翻译水平。
除了在译介内容方面有所创新和深化外,马克思主义翻译工作者还在翻译数量和种类方面做了扩展。二十世纪后期到三十年代中期,仅左翼文化运动中心城市――上海就出版、发行了五十多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其中向省吾翻译的《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吴凉的《左倾幼稚病》、郭沫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陈文瑞的《社会民主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等都是左翼文化运动时期诞生的马克思主义精品译作。[5]
左翼文化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面对严格的文化封锁,大批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中共和左翼文化团体的领导下翻译、出版了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译介工作持续、有序、规范发展,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翻译史乃至近现代翻译史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
【参考文献】
[1] 徐素华。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史[M].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83-109.
[2] 夏衍。懒寻旧梦录(增补版)[M].上海三联出版社,2006.91-292.
[3] 许怀中。鲁迅与文艺思潮流派[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224-229.
[4] 陶柏康,谭力。中国共产党和左翼文化运动[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16-117.
氓原文及翻译 篇8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教材注释为“先生,指孔子”,这样注释显得太过简略,容易引起误会。我们知道文献中单称“子”并不都是指孔子,如《诗・卫风・氓》:“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郑玄笺:“子者,男子之通称。”“子”字古代用法很多,一般而言是对男子的尊称,《谷梁传・宣公十年》:“其曰‘子’,尊之也。”范宁注:“子者,尊之称。”王力等编《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您。”[1] 所以“子”最好注释为“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单说‘子’即指孔子。”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忠”,教材和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都没有解释,我们知道“忠”是孔子非常重要的思想,曾子将孔子之道概括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论语・里仁》)。此处的“忠”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忠心、忠诚,前贤对《论语》中的“忠”有很好的解释:唐孔颖达《礼记正义》“忠者,内尽于心”; [2] 宋朱熹《论语集注》“尽己之谓忠”。 [3]所以现代学者一般都把“忠”解释为“尽心竭力”,更通俗的讲就是尽最大努力的意思。
三、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言”,教材没有注释,这里很容易把“一言”误解成一句话,教师教学参考书就是这样翻译的。孔子只以一“恕”字回答子贡所问,此处“一言”显然不是指一句话。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一言’谓一字……古人称所著书若数万言,数十万言,及诗体四言、五言、七言,并以一字为一言也。” [4] 《汉语大字典》“言”字其中一义项为:“语言或文章中字。”此义项所举例句之一就是此句。现代学者也多把“一言”注释为“一字”,可以参考孙钦善、钱逊等学者的注解[5]。
四、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这句话教材没有加任何注释,此句看似语义晓畅明晰,实则疑惑很多。这句话容易产生疑惑之处在于两个“其”字的指代对象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此也经常产生疑惑。我们首先看朱熹的《论语集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6]。朱子把“三人”理解为“我、一善者和一恶者”,所以第一个“其”指善者,第二个“其”指恶者,以朱子的意思“择其善者而从之”只能翻译为“选择善的人而学习他”;那么“其不善者而改之”也只能翻译为“选择恶的人而改正他”,按着这样理解,“改”成了改正别人的缺点,而不是改正自己的缺点,这显然违背孔子的原意。孔子在这里要表达的显然是选择他人不善的地方引以为戒并改掉自己类似的缺点,即所谓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朱子的理解问题出在这里的两个“其”字,它们并不是指泾渭分明的善者和恶者,而是指除自己之外的其他人,两个“其”的指代对象是同一的。程树德《论语集释》引《四书辨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非谓择其一人全善者从之,一人全恶者改之也。但就各人行事中择其事之善处从之,其不善处改之,不求备于一人也。全德之人世不常有,若直须择定事事全善之人然后从之,于普天之下终身求之未必可得,三人中岂能必有也?”[7]所以“其善者”当译为“他们的优点”,“其不善者”当译为“他们的缺点”。另外,该句“三人行”也不能机械理解成三人同行,正如邢m《论语注疏》所言“此章言学无常师也” [8],即子贡所言“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罕》)此章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隐含了“即使只有三人同行,也必有老师存在其中”之意,即皇侃《论语义疏》所言“虽三人同行,必推胜而引劣,故必有师也……夫三人之行,犹或有师,况四海之内,何求而不应哉?”总之,此章可译为:即使只有三人同行,也必有老师存在其中,选择他们的优点而加以学习,选择他们的缺点而加以改正。
注释:
[1]王力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孔颖达《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4]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年版。
[5]孙钦善《论语本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钱逊《论语浅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7]程树德《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8]何晏注、邢m疏《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供应商食品安全承诺书 篇9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维护食品流通安全,本经营户郑重承诺:
一、严格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从事食品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诚信经营,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二、具有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地,符合下列要求:
(一)经营场所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距离;
(二)经营场所与个人生活空间分开;
(三)经营场所保持内部环境整洁。
三、具有与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符合下列要求:
(一)设备及设施空间布局和操作流程设计合理;
(二)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安全、无害,保持清洁,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起运输;
(三)备有数量足够、安全无害的工具、容器,标志明显,防止直接入口食品与非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
(四)食品容器、工具和设备与个人生活用品严格分开。
四、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经营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取得健康证明后方从事食品经营活动。保持个人卫生,销售食品时**双手,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
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制定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馆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自处罚决定之日起五年内不从事食品经营管理工作。
六、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采购食品时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货查验记录真实,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在条件成熟时尽量使用电子方式记录台帐。
实行**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由企业总部**查验供货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七、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货架及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八、对于自检或行政部门公布的不合格食品,立即采取下架封存、停止销售等措施,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并协助做好不合格食品的召回工作。
九、食品广告的内容真实合法,不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
十、经营预包装食品的,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的
要求销售;
(二)进口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载明食品原产地以及境内**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十一、经营散装食品的,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一)贮存散装食品,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二)销售散装食品,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十二、经营直接入口食品的,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一)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从事经营活动;
(二)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三)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
(四)用水符合****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五)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对人体安全、无害;
十三、经营食品贮存、运输和装卸业务的,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一)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安全、无害,保持清洁;
(二)不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同贮存、运输和装卸。 十四、经营食品批发业务的,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一)出具有溯源功能的销售凭证,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
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其中一联用于建立销售台帐;
(二)在条件允许情况下,设置食品检测室,配备专门的检测设备,有专职的检测人员,每天开展食品检测工作,并将检测结果在醒目位置公示。
十五、食品集中市场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同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入场食品经营者的许可证,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
(二)发现食品经营者有违反相关法律规定的行为的,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工商部门。
十六、如有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承诺赔偿消费者损失,并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十七、自觉接受群众**。取得食品流通许可证后,将食品流通许可证正本悬挂在经营场所的显眼处。
十八、以上承诺如有违反,自愿接受工商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给予的处罚。
承诺单位(盖章):
承诺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