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听课心得感悟【通用3篇】

发布时间:

作文课听课心得感悟(精选3篇)

作文课听课心得感悟 篇1

今天下午上课时间是1:30,对于我们匆匆而来的老师们来说,感觉的确有些太紧张了,所以走进教室的那会儿感觉身心都是疲惫的,倦意写满了脸上,情绪当然也不自觉的挂在心头。同时看到站在我的眼前的这位老师时,更加有些松懈,心想这位老师看起来虽然头发没有花白,但是能感觉到年纪不小了。心里那种不屑以及种种的杂念就盘踞在我的心头。说实话真的不知道下午能有什么收获。

然而就在这时主持人上来了,她的一番话让我震惊了。眼前这位看似平凡的老师竟然是级特级教师……种种的头衔足以证明她的优秀。张赛琴这个名字顿然走进我的心里。我不禁仰着脸仔细端详了一下张老师,那张微微椭圆的脸蛋充满了光泽,满脸的慈祥、亲切。虽然穿了一件紧身的花色上衣但是配了一条粉色丝巾甚是端庄大方,同时面若桃花。我不禁肃然起敬。

我努力做好听课的状态,困意顿然消除。张老师讲的内容是《小学习作课堂执行力的课例评析》,老师先从大的方面让我们了解小学习作的特点,让后通过以课例的形式,告诉老师们低、中、高三个学段小学作文的课堂执行力的重要性。

张老师的课堂自始至终都充满了欢声笑语,那么的随和自然。听课的老师们也乐此不疲。感觉自己就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这样的培训我至今还是第一次这么的享受,感觉自己在听课的同时就像是享受课堂,同时还受益匪浅。一个老师有这样如此的魅力,那么做她的学生也不知道会有多么的开心。特别是张老师讲到《上课吃东西》这个课例时,从包里掏出葡萄干,品尝葡萄干,以及让台下的老师品尝葡萄干,介绍葡萄干时的情形我历历在目。我想作为她的学生这篇作文也一定会写的绘声绘色了吧。

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吧!”

反思自己的作文课堂,今天真的是有很多的收获。

第一:习作教学一定要分阶段,采用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

第二:给学生创设情境,讲学生带进设定的情境中边玩边写。

第三:习作一定要让有学生有物写,有感发,有情诉。

作文课听课心得感悟 篇2

两天的小学作文教学比赛于4月19日下午顺利结束。这两天我共听了10节作文教学课,几位参赛教师都精心奉献了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宝贵经验,拓宽了我的教学思路,让我受益颇多。

给我印象深刻的两节习作课是许文玲老师上的《击鼓传花》,她引导学生用游戏、歌曲、音乐等编故事,带领孩子进入游戏的世界。雷琴老师上的想象作文《展开想象的翅膀》,她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成为梦想的主人。课上两位老师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开启学生智慧,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我手抒我情”,充分享受了习作的快乐。

写作教学一直以来是老师们最头疼的课,因为无论你怎么想方设法,怎么费尽口舌,总是激发不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学生们总是怕拿起笔写作,怕写不好,怕无话可说,总是不乐于写作。写作成了孩子们(尤其是农村孩子们)心中最不愿做的事。这两堂课让我知道了写好作文的诀窍:那就是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写作热情。这样,孩子们才会有话想说,敢说,有东西想写,敢写。在听课中,我体会颇深的还有两位教师的教学语言。她们特别注重赞美学生和鼓励学生的语言,也是值得我借鉴的。教师的语言美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率。曾老师讲课声音清脆优美,他用自己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心,去激发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爱护和帮助,从而快乐地去写作。而罗老师的语言亲切、自然、风趣、充满情意,学生听了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这两位教师都把作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快乐作文的情绪。

回顾自己的作文教学经历,我觉得作文指导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开启思路。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不要束缚学生的思路。要给学生指引一条路子,不要给学生套上一个框子。指导过细过死,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必然没有新意。

2.突出重点。作文指导要少而精,不能面面俱到。要根据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根据每次作文的具体情况,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这样才能使学生写出好文章。

3.因材施教。对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作文指导应该是雪中送炭,在他们苦于没有材料难于表达时,要帮助他们找米下锅。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作文指导应该是锦上添花,要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面加以引导,使他们的文章写得更好一些。

总之,今天的听课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会更加认真地学习新课程理念,有意识的去实践和尝试,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我想,只要我们多去学习别人的长处,多积累经验和方法,作文课就会上得轻松而愉快。

作文课听课心得感悟 篇3

首先佩服郭老师坚定不移地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践行。

生本教育在我们学校的实践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但还有一些老师对这一教育理念持怀疑态度,检查时就生本一家伙,不检查了,关起门来,老师就满堂灌开了,学生听就可以了。但郭老师坚持生本教育实践,当然我不可能天天听郭老师的课,但你从她的课堂上小组合作的卓有成效不难看出这不是一天两天的结果,而是长期以来持之以恒的见证。

其次,郭老师的先实践,再作文,让孩子有话可说。

在作文之前,郭老师先让孩子们分成九组画龙,一条巨大的龙由九个组共同完成,人人动了手,人人有感受,写作当然就不愁没话可说了。

不由得又想到自己的作文观,我很少在动笔之前进行作文辅导,我怕孩子最后写得千篇一律。所以常常在明确了作文要求之后,就让孩子开始独立构思,然后动笔完成初稿,然后小组内读作文,修改作文。接着我会随机抽取三篇作文,有针对地进行作文指导。最后根据我的指导,孩子们再来修改自己的作文,定稿,誊抄。

今天,听了郭老师的作文课,才真正发现,作文之前的活动不但必要,还很重要,只有活动了,他才会有的说。

我总怕活动耗时太多。我常常想,挤一点时间,再挤一点时间,孩子们就可以更大量地去读书,只要读的书多了,作文自然就提高了。但从郭老师课堂来看,作文前辅导并不一定会出现千人一面。

我们这些语文老师还是要下工夫,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作文教学之路。

老师们,任重而道远啊!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