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植物调查报告【推荐3篇】

发布时间:

动植物调查报告(精选3篇)

动植物调查报告 篇1

我们身边有很多生物,动物、植物,它们有的生活在社区、村落里,也有的生活在比较隐秘的地方,有的喜欢潮湿的地方,有的喜欢干燥的地方,生活环境和习性都各有不同。现代人类的活动会对它们造成许多影响,甚至难以生存。此次调查报告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们意识到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重要性,养成保护他们的意识。

虽然科学上说,物竞天则、适者生存。一些动物也没有和人类对抗的能力,也没有老鼠蟑螂的繁殖适应能力,有的只是美丽的皮毛、鲜美的骨肉和对环境高度的敏感性。这一切在人类强大的征服自然欲望下,脆弱的不堪一击。人类的生老病死,让同类伤心惋惜。看着这些生物由于人类私欲的原因在地球上从此消失,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又该去做些什么呢?从地球上有生物诞生以来的35亿年间,各种生物诞生、灭亡,这样的变化不断进行着。但是,20世纪以来,各种生物以前所未有的势头由地球上消失。 在恐龙时代,每一千年仅有一种生物灭绝。1600年至1900年的300年间,约每4年间有一种生物灭绝。可是,20年代以后,每年有一种生物灭绝,19xx年至20xx年间,预测将在每13分钟内有一种生物,每年有4万种以上的生物从地球上消失。 生命诞生以来,长期以来生存下来的众多生物在近一个世纪以来,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大量消失了。 目前,地球上至少有500万至3000万种生物生存。其中科学家了解的大约为160万种。 这些生物中,生活在寒带的约占1%至2%,温带地区为13%至24%,热带地区为

74%至86%。 对野生生物来说,热带雨林等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话,就无法生存。由于热带雨林减少,到20xx年,预计将有17%的.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不仅热带雨林,湿地、珊瑚礁、岛屿等野生生物生存的地区也在遭受破坏。 此外,由于人类捕杀,野生生物逐渐减少。除类捕食外,作为宠物饲养热带鱼,毛皮大衣、鳄鱼皮制作的提包、象牙首饰等,使濒临灭绝的动物不断遭到捕杀。尤其是日本等发达国家,正在大量购买这些物品,我想杀害野生动物制成的首饰是不好看的。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大熊猫已经为数很少。印度尼西亚的犀牛、日本的山猫、巴西的猴子、地中海地区的海豹、阿拉伯鹿等都是处于濒临边缘的动物。鸟类中,北美的美洲鹤、加利福尼亚神鹰、日本鹭、西班牙鹰等处于灭绝的边缘。非洲象、非洲虎、熊猫、狼等也数量不断减少,玳瑁、犬鹫、丹顶鹤等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动物也在不断减少。此外,还有数百万、数千万的动物在不断减少,濒临灭绝的动物也多得数不清。日本668种鸟类中,119种濒临灭绝。人类正在迫使作为朋友的动物和植物从这个地球上消失。

动植物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课题:

创建低碳生活

二、调查人:

三、调查来源

1、居民生活问卷

2、网上查阅

四、调查目的

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削减对大气的污染,缓解生态恶化。

五、调查内容

1、现在基本状况及存在问题:现代社会正处于高碳生活,低碳生活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关注。虽然当前,不少的人们对低碳生活的意识已经起先转变,从节约水电,降低能耗,削减具有污染性材料的运用等日常小事入手,不断培育文明、责任的低碳方式。但仍有不少的人对低碳生活的观念还比较模糊,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还难以变更。

2、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平安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低碳(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简洁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的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因此低碳生活是我国提倡生活方式之一。

3、低碳生活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其实是始终都在排放着二氧化碳,比如我们坐汽车要耗费燃油,燃油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在空气中就增加了碳排放。我们每天都要看电视、用电脑,这些家电都耗费电能,电能是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如何通过节约能源节制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少用空调、暖气,少开车,少坐飞机等,都属于低碳生活的一部分。

4、低碳生活的'意义:全民低碳生活,对缓解全球变暖有特别巨大的效果。二氧化碳在地球上能存在上百年,在应对气候改变问题上,人们把更多的目光聚焦于削减农业生产领域的二氧化碳,却忽视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张女士说,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踪迹,据测算,1999年—xx年间,城镇居民生活用能已占到全国26%,我国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7吨。根据78.5公斤碳排放量需一棵树来算,人均每年消费8吨的南京每年就要种101棵树。

5、调查分析:调查问卷发放50份,收回50份,有效问卷48份,依据调查,分析如下:我们生活中的碳排量比前年增加6%。

不少的人也有了低碳的意识,不少学校也都组织了宣扬低碳的活动,通过在潍城区东方家园下小区的视察,近年来,人们的素养有了很大提高,一些大人小孩见到垃圾会主动捡起。

6、建议及措施

①将环境爱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年度安排,在经济发展中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②严格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的生产主体工程与防治污染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产)运用。现在,全国建设项目环评执行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在95%以上。

③健全环境爱护管理机构。从中心、省、市、县四级政府建立环境/低碳管理机构。

④健全环境爱护法律、法规和规章。使环境管理沿着法制化和规范化轨道发展。

六、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了低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碳排放量,通过我们自身对低碳的理解及查阅资料进行宣扬,使更多人了解了低碳生活的意义所在,并且起先了低碳生活。从而与以前相比,削减了碳排量。

七、调查实践感悟

通过本次的调查社会实践,首先是提高了自己,在与他人的交谈中熬炼了自己,并且帮助他人提高了自我素养,实现了低碳生活,为小区做了贡献,为他人做了贡献,为地球做了贡献!

动植物调查报告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常在电视里看到动物生活的一些精彩镜头:一头狮子将它的利齿插进一匹斑马的脖颈里;一群野牛奔驰而过,扬起了冲天飞尘;一对丹顶鹤缠绵交颈翩翩起舞?但是在真实的大自然中,这类场面是很少出现的。动物们在多数时间里的表现都是很“低调的”,它们会努力地掩饰自己,尽力让自己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它们就像变魔术一样,凭空“消失”在周围的环境中,必须仔细地“找”,才能发现它们的踪迹。这些动物是如何伪装的呢?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1、确定有代表性的动物的伪装作为具体研究对象。

2、搜集变色龙等会伪装的动物的伪装方式的资料。

3、整理,归纳搜集到的资料

(1)变色龙:善于随环境的变化,随时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变色既有利于隐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猎物。变色这种生理变化,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调控下,通过皮肤里的色素细胞的扩展或收缩来完成的;

(2)章鱼碰上敌人,会喷出黑色的墨汁,以便于脱身;

(3)羚羊跑得飞快,用来躲避强大对手的攻击;

(4)乌龟有一层厚厚的、坚硬的'外壳,如果有人要碰它,它马上就会把头缩进壳里,保护自己;

(5)刺猬碰到敌人,就缩成一团,以防御敌人;

(6)河马以自己的大嘴巴,来吓跑敌人;

(7)蜘蛛为了保护自己,织了一张网,如果昆虫来会被粘在上面,蜘蛛用它的毒牙咬住昆虫,注射毒液;

(8)蛇伸出舌头,来吓唬敌人;眼镜蛇碰到敌人,会喷出毒液,保护自己;

(9)马站着睡觉,是为了保护自己,因为它一遇到猛兽来袭击,能快速逃跑;

(10)黄鼠狼遇到敌人,会放臭屁,掩护自己逃脱;

(11)壁虎遇到危险,自断尾巴逃走,不过几天就能长出新的尾巴了;

(12)螃蟹在争斗中,会脱落钳子,但过一段时间会长出来;

(13)斑马身上的花纹能起到保护作用,使猛兽在草丛中难以发现;

(14)鱼靠身上美丽的色彩来伪装自己,适应环境,迷惑水中的敌人;

(15)峨眉山枯叶蝶是昆虫里伪装的最巧妙的。它停在树上,双翅合并竖在背上,翅的腹面颜色和树叶一致,翅膀很像叶脉,后翅的尾突恰好像是叶柄,一动不动,简直很难被发现;

(16)小野鸭通过装死,来逃脱猛兽的追捕;

(17)海龙是个伪装高手,身上长满了像海草一样的东西,它躲在珊瑚丛里,敌人很难发现它;

(18)鸵鸟遇到敌人,把身体紧贴地面,由于它们身上羽毛颜色和黄草、黄沙相似,很容易瞒过敌人;

(19)竿竹虫把自己伪装成竹竿一样,别人很难发现这是虫子;

(20)黄貂鱼的尾巴上有一根有毒的刺,这是一种可怕的武器,这种鱼潜伏于泥沙之中,身上的天然保护色使它们很难被发现;

(21)鲸的角可以抵御敌人,敌人来了可以用角攻击敌人。葵和海百合利用酷似植物的外形作掩护而捕捉食物;

(22)角蝉(也叫棘刺虫),可模拟玫瑰刺而取食;

(23)食蚜蝇吸食花蜜,飞行时可在空中停住身体,酷似蜜蜂;

(24)竹节虫模拟竹的枝条,神态逼真,惟妙惟肖;

(25)尺蠖停止不动时,样子呈干树枝状;

(26)眼珠蛙除了头部上方正常的两只眼睛之外,在它的背部两侧,也有着两个与眼睛一模一样的花纹,捕食者对眼睛最为敏感,它们一看到眼睛,第一反应就是被对方发现了,从而造成短暂的惊吓,这样就使眼珠蛙有机会逃跑;

(27)鲮鲸鱼的背鳍经过拟态成为了海藻的样子,可以用于吸引以海藻为食小鱼前来美餐;

(28)蝇类和蛾类模仿蜜蜂和黄蜂,可逃避鸟类的捕食;

(29)一种适合捕食者口味的蝴蝶模仿另一种不适口或不可食的蝴蝶亦能逃生;

(30)巴西丛林中一些亲缘关系很远的蝶类之间在色斑上的相似性,有些不可食蝴蝶与另一些分类地位相距甚远的可食性蝴蝶(粉蝶科)具有相同的色斑。

4、为了更好的研究,我制作了一张图表:

代表动物

食蚜蝇

鲮鲸鱼

生活习性吸食花蜜吃以海藻为食的小鱼们站着睡觉

如何伪装由于酷似蜜蜂,可以躲避敌人袭击。背鳍经过拟态成为了海藻的样子,可以用于吸引以海藻为食小鱼前来美餐。

一遇到猛兽来袭击,能快速逃跑。

二、研究结果

动物是多么地聪明啊,能够以自己的样貌和生理习性来伪装自己,这是人类想做却做不到的啊!我们了解了动物的这么多伪装的知识,帮助了我们进一步走进了这神秘的动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