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工作汇报范文汇编3篇
个人的工作汇报范文(精选3篇)
个人的工作汇报范文 篇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英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现。英语学习方式经历着一场革命,报刊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式被引入课堂,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并在学生的抽象学习和真实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英语报刊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特别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报刊教学的必要性
以往英语教学仅围绕教材展开,信息量少,语言输入有限,不利于学生扩展知识面和提高理解能力,也跟不上高考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而且单纯依靠读、背单词来提高词汇量的方法往往事倍功半,造成学生常常疲惫不堪,失去信心,影响其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手中的阅读材料往往陈旧过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题材也较窄,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不符合高考的题目设计和要求。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对教科书进行充分有效地使用外,还应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适当的选择。《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内容时尚,贴近社会与生活,时代感强,很多话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篇章中所使用的语言纯正,文字流畅,是培养学生学习地道英语的.好材料。而且版面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多样,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立足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青春校园”版面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英语能力的一个平台。再者,《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所使用的词汇量与现行的中学生英语教材配套,进度同步,不仅能让学生复习生词,又能拓展词汇,运用词汇。文章的篇幅也适合中学生的英语程度和理解能力,可读性强,是适合中学生的优秀阅读材料。
二、辅助英语教学
1、激活学生阅读兴趣,拓宽英语学习渠道。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可从报刊上选出一两篇与课文同专题且趣味性强的文章供学生阅读,并在课堂上着重处理。课外可选一些贴近时代的热点、焦点话题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如,第259期曾报导中学生出国游学的经历,学生对此大多充满好奇心。类似的文章还有第246期介绍了韩国当红明星Rain,第251头版介绍了动感男孩潘玮柏。教师应抓住学生喜爱明星的特点,向其推荐趣味作品,这不仅补充和拓展了课文学习,而且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乐趣,拓宽了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开阔了他们的文化视野。
2、激活相关知识,加深课文的理解与巩固。由于课本篇幅有限,不可能介绍所有相关材料,而报刊中有许多文章与课文的内容有关,如能很好地利用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课文背景知识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事实表明,将报刊中的相应文章借用到课堂上,“先睹为快”受益匪浅。比如,在教授The Olympic Games这课时,笔者要求学生阅读第247~248期Olympic Helpers这篇文章。学生借助报刊提供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了解了与奥运会有关的内容,从而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巩固。
3、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中英语教学内容多、教学难度大等特点,许多教师一直坚持以“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为教学突破口。然而,许多成功的教学经验证明,要学好外语,学习者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和实践活动。只有阅读量大,积累的阅读经验丰富,语言运用的能力才会越强。因此,将英语报刊引入课堂,无疑可以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引导学生多看、多读、多练,通过一系列阅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报刊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课内、外阅读相结合的方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课堂上,着重处理与教材同题的材料,或者限时训练高考类的阅读篇章。课后则要求学生们自觉完成其余的栏目及篇章,以促使其养成定期读报的阅读习惯。另外,教师可利用报纸上不同体裁的文章教授学生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如略读、跳读、细读、推理判断、推测词义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写作能力是学生较难提高的一种能力。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启发、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涵盖了近几年高考书面表达试题的内容和体裁,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书信等高考命题中常见的文体,这对学生仿写报刊文章,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我们知道,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模仿。仿写报刊文章是一种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例如:《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中每期都有大量的人物介绍的文章,教师可从每期报刊中选出一两篇好范文,与学生一起学习,帮助学生系统分析文章的语篇结构、文体、时态以及优美词句,而后让学生进行仿写。另外,《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中还有每月一练的书面表达练习,教师可用来测试学生的写作能力。
个人的工作汇报范文 篇2
在街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村圆满完成了五个自然村的整体大拆迁和近亩土地征用,平稳实施了拆迁人员的安置,并积极稳妥地做好了各项善后工作。在拆迁工作中,全村"两委"班子成员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工作中不分昼夜,真正做到了五加二、白加黑,全面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下面我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
一、牢记服务宗旨,扎实为民办事,是横店街逐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倍增计划的一年,临空产业园从开拓到初具规模,真正体现了高速度高效优质的理念,而我村地处临空产业园的中心地带、拆迁、征地工作任务紧急而繁重,据此,我和其他"两委"成员一道,不分白天黑夜,不论刮风下雨,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在丈量土地时,我们本着实事求是,遵章守纪,不偏不倚的原则,逐村逐户地做好土地的丈量、附属物的登记核查工作;在汇总发款工作中,我坚持工作原则和财金纪律,逐户逐湾做好清算和发放工作,对于各类纠纷矛盾,我采取认真解释、合理调停、不偏不倚、实事求是的'原则,使很多矛盾得到化解,使很多问题得以圆满解决,真正做到了让村级利益不受损,让人民群众都满意。
二、抓好党的建设,坚持廉政自律。是党基层建设年活动大力开展的一年,在学习动员的过程中,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净化,对工作热情得到了鞭策,在党建工作中,在区街、片、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关心下,在村各级成员的大力帮助下,我认真做好各种资料和整理完善工作,适时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学习和座谈活动,特别是在廉洁自律和治庸问责系列活动中,真正受到了启发教育,并在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三、抓计划生育工作。自今年我协助抓计划生育工作以来,我坚持计划生育是工作的重中之重的原则,对妇联主任的工作事事关心,在人、财、物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在妇联主任的辛勤工作和各位村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村今年计划生育工作各项指标达到了上级的要求。
四、为民办事、扎实工作。我自担任村干以来,我深深体会到:我们是党员干部选上来的,那么我们就应该以积极的行动,热情的态度,认真的作风去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只有这样,我才能对得起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据此,我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要人民群众有急难之时,那么我就要想方设法为他们办好,这样才能无愧于人民群众对我的信任。
五、工作中的体会:首先一点就是班子团结是根本,分工不分家、合力齐心、扎实为群众办事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二点就是新春面临大的变革、大的机遇、大的难度,有很多事情要我们去做、去思考、去规划、去实现新春人民的强村富民之梦。三点就是创新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改善民生、安置失地农民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各位领导:我的工作中仍存在很大不足,其一是工作不大胆、改革意识不强,其二是作风不是十分扎实,方法和水平有待提高,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以优异的绩效报答党员群众对我的信任。
个人的工作汇报范文 篇3
作为xx市唯一一所具有百年回民办学史的学校,又坐落于回民的主要居住地——南门社区,毗邻清真寺和回族文化陈列馆探花第,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xx小学本身就孕育着浓厚的民族情结。如何立足教育根基、凸显民族特色?为此,通过全体xx人的努力,学校提出了“美美与共和谐发展“的民族教育核心思想,并通过以民族文化为载体,优化育人环境,创新教育活动方法,在推进民族团结、开展民族特色教育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营造浓郁的民族氛围,渗透民族教育。
走进xx小学,时时都能感受到民族团结之花之艳,处处都能感受到民族团结氛围之浓。各个教室走廊悬挂的“民族知识小窗口”为师生介绍了各民族的概况、分布、风土人情等,活动陈列室里“民族知识专版”则更多地介绍了市、区及学校的民族工作开展情况,楼梯道上,学生创作的民族创意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走进教室,每个班都布置了专门的“民族常识角”。让学生一踏进校园,就自然而然地融入学校民族特色教育的浓厚氛围之中,它们共同营造着“我爱我家”的民族教育主题。
学校还把民族教育与学校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班队会、节目活动为载体,教学生们唱民族团结之歌、讲民族团结的故事。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积极开展民族知识竞赛、“民族团结是一家”低年级绘画和中年级手抄报、高年级征文比赛。每年一度的民族特色运动会更是精彩纷呈。电视台广播部《小蜜蜂》节目特意到我校录制了民族团结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并于节目中播出。这样寓民族知识教育于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浓郁的民族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开展民族联谊活动,推动民族团结。
学校积极与辖区民族建设示范社区——南门社区社居委联系,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成立由回汉学生家长、教师、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发挥他的双向辐射作用,积极开展各项民族特色活动。
民族幼儿园是伊斯兰协会主办的回民幼儿园,每年都会向我校输送大批的适龄入学儿童。学校在适龄回族儿童的入学、转学问题上给予政策。一直以来,两校共同重视民族特色教育,开展了“手拉手我们都是好朋友”为主题系列活动。其中“请到我家来做客”活动中,回族小朋友邀请汉族小朋友做客,品尝民族食品,欣赏民族装饰,回汉一家,其乐融融,将“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的理念传递给每个孩子。少先队也利用每年的传统节日“开斋节”,组织开展“徜徉清真寺共享民族情”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认真聆听,学生们震惊于整个建筑的精美、纯净;感叹于精神上的肃穆安宁,见证了回族人的精神信仰。我们还有幸邀请了伊斯兰协会的端木会长来学校为师生们开讲座,讲解党的民族政策和有关的民族知识。这些多姿多彩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师生的内心体验,搭建了个性发展的平台。
三、校内、校外手拉手,增进民族感情。
xx小学虽然是一所百年老校,但由于时代的变迁,如今学区内单亲、贫困的少数民族孩子还是有不少,习惯、心理等方面不甚理想,家庭中能给予学习上帮助的也寥寥无几。为此,学校进行了相关的有效调研,定位学校教育服务的方向:面向习惯养成,让学生良好习惯伴成长;面向健康,让学生拥有快乐无忧的童年;面向学习,让学生不输在起跑线上;面向贫困,让学生享受优质资源。我们为在校少数民族学生建立专门档案,开展了“大手拉小手”师生结对活动。安排党团员优秀教师与这些少数民族孩子结对,有针对性地在学习、生活、思想、心理等方面给予真诚的帮助。我们电力公司团委、预备役团举办了关爱少数民族学生的捐赠活动。我们在相关单位的帮助下,成立了“xx小学少数民族学生之家”,在这里,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的大学生们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精彩的节目,和少数民族学生们一起折的心愿卡诉说着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xx市伊斯兰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马东升老先生还欣然为我校赠送墨宝“心系民族团结”,以鼓励我校在推进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感情方面所做的努力。
四、挖掘民族资源,建立校本课程。
为了进一步打造校本特色,拓宽发展道路,深化素质教育,我们结合《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在校本课程开发上做了探索。我们吸取各民族文化精髓,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与事件,如生活习惯、风俗传统、风土人情、民族英雄等,编撰了《民族之花》校本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了解我们祖国丰富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民族历史,激起爱国情怀。当然,这只是我们初步的形成,接下来,我们还将要在课程编排和具体形式上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把握好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和生长点。
我校的民族特色教育活动受到了安徽省省民委主任芳、副主任民族二处处长等领导的关心与指导。他们分别多次在市民委主任黄晓玲、副主任方波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我校就民族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指导。各级领导对学校在民族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并特别指出:作为xx市唯一一所有百年民族办学史的学校,今后要在办学特色上紧紧抓住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立足学校现有的`发展项目作文章,推进学校整体德育工作上台阶,进而实现自身的内涵展。
近年来学校围绕着“民族特色”做了一些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可“如何使民族特色教育成为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支点?”这是我们常常思考的问题。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挖掘“民族教育”的内涵,将我校的“民族教育”外延发展,不拘泥于回汉民族教育,坚持民族大团结,渗透“三个离不开”——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在如何发扬民族特色文化上下功夫,在设置具有民族特色的校本教研、校本课程上做尝试。特别是我校的历史文物“江西会馆”的落成使用,为我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解决了一直困扰我校的“教学辅助用房”的问题。我们将充分利用有效资源,扩建“少数民族学生之家”,成立民族教育展览厅,将文物的历史底蕴与民族教育相融合,将民族特色教育与特色学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借得春风沾化雨、小桃纷向柳边红。”我们深知,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构建过程。我校将抓住发展机遇,坚持弘扬与培育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办学原则,继续发扬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挖掘民族资源,生动活泼的开展民族教育,促使学校整体水平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以其古风新貌,古韵新曲跻身一流学校的行列,为民族教育事业谱写新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