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诚信铸就品牌的演讲稿范文(热门三篇)

发布时间:

用诚信铸就品牌的演讲稿范文(精选3篇)

用诚信铸就品牌的演讲稿范文 篇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诚信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服务是供电企业永恒的主题。面对近年来日趋严峻的电力紧张局势,县电力人以诚信铸造品牌,用真心回报社会,在行风建设的进程中不断前进,走出了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随着电力消费需求的不断加大,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电力紧张的大气候对供电企业的行风建设工作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处理好供用电关系,缓解供需矛盾成为摆在每个电力人面前的一道难题。县供电支公司从供电企业生存发展的利益出发,充分认识到只有履行承诺、诚信服务,树立新的客户服务理念,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满意度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缓解当前紧张局面,同客户共渡难关。在这种理念支配下,电人不失时机提出“一张申请,其余的事我们来办”、“一个电话保您满意”和“客户永远是对的”等响亮口号,为电力客户提供从报装申请到工程竣工验收的一条龙优质服务。“富民强县,电力先行”,围绕发展的第一要务,电人紧扣全县经济发展的脉搏,对白酒、碳素和玻璃器皿等支柱产业进行有效扶持,先后完成多家大中型企业的电力建设和增容改造工程,实现了客企双赢。

支公司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内监外举的监督机制,广泛邀请县人大代表、社会各界人员担任行风监督员,定期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和客户座谈会,积极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业作风。通过真诚的沟通达成有效的共识,使行风监督工作由过去的被动监督向目前的积极共建转变,有力地推进了企业的长足进步。电力热线服务电话“95598”的顺利开通,为供电企业营销工作建立起了一套方便快捷、行之有效的客户服务机制。通过电人热情周到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让每个电力客户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了县电力“诚实守信、有诺必践”的行业新风。

为营造“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支公司多次组织大型街头宣传活动,并且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告等宣传工具广泛地进行用电、节电宣传,在全县范围内掀起节约能源、科学用电高潮。在活动中,积极向客户宣传供电部门应对“电荒”的有效措施,及时解答客户提出的疑难问题,增强电力客户对县电力的进一步了解,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品牌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诚信服务从内容到形式都会有新的变化。电人坚持诚信理念,不断完善诚信服务机制,以真诚赢得市场,用制度规范服务,必将铸造出一个有着无限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良品牌。

用诚信铸就品牌的演讲稿范文 篇2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何谓诚信?顾名思义,诚实守信。人与人相互交往,坦诚相待就是诚信。

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孔子,用毕生的精力着书立说,至今,延绵数千年,其伟大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诚信的火炬一直被人们高高举起,代代相传,燃遍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并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传遍全世界。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

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

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耳,广为流传。可见,诚信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是我们屹立于天地之间的脚下基石,是茫茫大荒,漠漠古今,那一点浩然正气,千里快哉风!

用诚信铸就品牌的演讲稿范文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讲一讲诚信是什么,并讲一讲关于诚信的小故事。首先,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要讲诚信,比如:跟别人约好了干什么就必须要做,不能失信、不能对别人说谎等。历史中有许多诚信的人,也有许多关于诚信的故事,接下来,我讲一些。

第一个故事: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他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诱惑,而且冒着被灭九族的危险去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和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

第二个故事:

春秋晋国有一名叫李离的狱官,他在一次审刑中,听了一个下官的意见和看法,处死了一名刑犯。之后查明原因后发现那个人是怨的,决定要要以死赎罪。晋文公说:“那是下属的错,不必自赎”。李离却说:“是我没有搞清楚,是我的错。”之后就以死赎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推卸责任,要以诚相待。犯了错要在自身身上找错误,好好反省。

这就是我对诚信的认识和诚信是什么的了解和两个小故事。